找回88名被拐妇女儿童,打拐必须斩断黑色利益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前,《新华每日电讯》围绕湖北黄冈公安打拐行动展开调查报道。记者调查发现,截至2022年,在公安部和湖北省公安厅的指挥和支持下,黄冈公安打拐成效连续五年排名湖北全省第一,破获拐卖案件54起,找回失踪被拐妇女儿童88名,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70人,组织41组家庭认亲,时间跨度最长的达48年。

在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令人感慨的故事,也是一桩桩有幸得以挽回的悲剧。对被拐者的亲属而言,家人离奇失踪,必然是撕心裂肺之痛。而对警方而言,要追查被拐者的下落,揪出幕后黑手,也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成功找回88名失踪被拐妇女儿童,是当地警方工作态度和工作水平的体现,而这也意味着那些苦苦守候的受害者家属,终于等到了和亲人团聚的一天。

一些犯罪分子十分狡猾,要将其抓获归案并不容易。比如,黄冈市麻城公安局在认真梳理历年破获的拐卖案件资料时发现,犯罪嫌疑人罗阿亮,是一个长期未归案的“漏网之鱼”。经过一番艰苦的工作,警方对其亲属进行采血送样,与之前搜集入库的“三无”人员“朱海青”比对成功。在技术的支持下,警方确认“朱海青”就是罗阿亮,随即赶往福建展开抓捕行动。最后,在动态人脸识别技术的支持下,潜逃26年的罗阿亮终于落网。

还有一些十分复杂的黑色利益链条,也在警方的调查工作中被斩断。从以往的情况来看,人口拐卖的获益者不仅是一两个人,不仅拐卖者能在其中“狠捞一笔”,转送、售卖等环节上的犯罪嫌疑人,也会赚足利润。这些不法分子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往往相互保护、关照,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快速潜逃,给警方带来不小的麻烦。然而,再狡猾的人贩子都不可能逃脱法律之网,随着警力提升与侦破案件能力的提高,不法分子想在光天化日之下将无辜孩童拐走,如今已是难上加难。

深挖人口拐卖犯罪背后的利益链条,是减少、消除人口拐卖恶行的关键。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人脸识别、实时监控、大数据筛查等技术力量的支持下,国家打击、预防人口拐卖的能力也愈发强大。尤其是DNA技术在刑事案件中的广泛利用,让破案变得更加容易,有很多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都是在与亲人的DNA比对中确认了身份。而那些“买孩子”的人,面对DNA层面的铁证,自然无从狡辩,只能低头认错。更加重要的是,一些自认为可以逍遥法外的人贩子,即便改名换姓,在不断革新进步的侦查技术面前也只有认罪伏法一条路可走。

当然,技术再厉害,也只是人们手中的工具,在态度上对于打击人口拐卖犯罪予以充分重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让DNA比对技术最大化发挥效果,要做好很多前置工作。正如上述调查报道提到的,“DNA比对是寻亲最有效的办法,但实施该项技术的前提条件是双亲与孩子的DNA都在库”。如今很多新生儿的DNA都会被保存在数据库里,正是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相关问题,未雨绸缪的举措。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贩子的生存空间必然越来越小,那些暂时还没落网的不法分子,也别想一直逍遥法外。当法律和技术的保障力量都严格到位时,打拐工作必然能开展得更加顺利,骨肉分离的悲剧也会越来越少。

旅游

科技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