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长沙医学院“长小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文明瑶族乡文市村,以专业所长为乡村健康筑牢防护网。支医青年们带着满腔热忱扎根基层,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服务动能,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为村民送上夏日里的健康关怀。
精业为民:医械护航,中医技法解民忧
文市村临时医疗点内,支医团队迅速搭建起健康服务“阵地”。青年们熟练操作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为村民逐项检测指标,化身守护健康的“前哨员”。针对血压血糖异常的村民,团队结合个体情况制定饮食与用药建议,同步免费发放感冒药等常用药品,让医疗关怀直达民心。
与此同时,中医推拿区人气十足。青年医者运用推拿、拔罐等传统技法,为饱受颈肩腰腿痛困扰的村民对症施治。“按摩后肩膀轻松多了!”一位大爷的真切反馈,印证着传统医学与现代服务融合的实效,也让中医诊疗的特色服务赢得连连点赞。
笃行实干:俯身倾听,细节之中显担当
担当是丈量初心的标尺,更是融入日常的行动。支医青年们尤其关注老年群体的健康需求——他们蹲坐在老人身边,耐心讲解高血压防治知识,发放药品时用心清点,确保用药安全;口腔检查区,青年们手持器械细致查看村民牙齿状况,针对龋齿、牙周炎等问题提供护牙建议,“少吃甜食、饭后漱口”的叮嘱里满是温情。
汗水浸透的背影里,是医者仁心的信念坚守。团队成员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从消毒器械到记录数据,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让专业服务在细节中落地生根。
砺志铸魂:乡野课堂,淬炼医者赤子心
文市村的土地成为青年成长的生动教材。支医过程中,他们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深度结合——为村民测血压时理解不同年龄段的指标差异,口腔检查中观察乡村常见健康问题的成因。坐诊的同时让“健康中国”的使命不再抽象:村民对健康知识的渴求、对诊疗服务的期待,也让“性命相托”的誓言在成员们心中愈发厚重。
当夕阳染红村头的树梢,支医青年们的行囊里装满了村民的感谢。这一天,他们以“精业”的专业、“笃行”的坚守、“砺志”的成长,在文明瑶族乡文市村书写下青春答卷——用指尖的温度丈量民生,以青年的担当守护健康,让医心与乡土共鸣,让青春在基层绽放!(文/李灿 图/颜晨宇 周子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