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长沙医学院“长小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全体成员,怀着敬仰之心走进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文市村服务中心。在这里,“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老人的曾孙朱分永为队员们带来了一堂特别的党课,共同探寻爱国精神的深刻内涵与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
故事叩心:半被赤诚照初心
课堂静谧,长小团成员凝神屏息,目光灼灼,朱分永同志以饱含深情的讲述将大家带回了1934年沙洲村的一个凛冽的寒夜:三位历经跋涉的女红军战士,借宿于贫苦村民徐解秀家中。目睹其家徒四壁、母子共盖破絮蓑衣的艰难,女红军们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仅有的行军被剪下一半,红军和村民的相处和感情留给了徐解秀。“这半条被子,”朱分永同志动情阐释,“远非一床棉絮,它是红军战士心系百姓疾苦、超越自身困厄的铁证!是融入血脉的对家国同胞最深沉的大爱!”这跨越87年的温暖,深深叩击着在场每一位青年的心扉 。
医者担当:仁心仁术续薪火
作为未来的生命守护者,这堂党课在“长小团”医学生心中激荡起强烈的共鸣。故事中红军守护同胞的赤诚与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天职血脉相连。队员们深刻体悟到:爱国情怀于医者而言,就是扎根人民、护佑健康的坚定信念;青年担当就是以仁心仁术服务基层、造福桑梓的躬身实践。大家决心将用专业所学守护乡亲健康,以实际行动助力基层医疗体系建设,让青春“听诊器”感知时代强音,以奉献来诠释今天的感悟“半条被子”的滚烫深情!
铭记·接续·奋进
党课尾声,全体“长小团”成员与朱分永同志在文市村服务中心庄严合影。镜头定格的不只是一次学习,更是 红色基因的传承接力与青春誓言的无言铭刻。带着从“半条被子”中汲取的磅礴力量与“挺膺担当”的铿锵承诺,长沙医学院“长小团”将在文明瑶族乡的广阔天地间,将澎湃的爱国热情,切实转化为服务基层群众、奉献社会民生的坚实步履,以奋斗之姿书写新时代医学生的青春答卷!(文/杨沅坤 图/颜晨宇)